欢迎访问ku游娱乐备用网址线路

专注于填料、曝气器的生产销售

厂家直销,型号参数齐全,价格实惠。

全国咨询热线

13861513465

产品展示

新闻中心

填料

夏邑8424西瓜品牌是如何叫响的

作者:ku游娱乐备用网址线路 发布时间:2024-02-24 13:41:01
  

  夏邑县北岭镇刘集村村民在传瓜装车,运往南京、武汉等地。 本报融媒体记者 韩 丰 摄

  “夏邑8424西瓜,吃一口甜掉牙!”每年的4月末至5月初,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城镇超市、集贸市场和网络站点平台上,推销来自“中国西瓜之乡”夏邑的8424西瓜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这种具有皮薄、汁多、甘甜、爽口等特点的西瓜价格虽然贵了点,但却是消费的人的最爱。“烟台苹果砀山梨,夏邑西瓜甜到皮。瓜皮翠绿果形圆,瓜瓤酥脆特别甜……”这是流传在社会上的一段顺口溜。2017年,夏邑县被授予“中国西瓜之乡”称号;同年,“夏邑西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在享受8424西瓜美味的同时,不禁纳闷这一享誉全国的响当当品牌怎么能在夏邑诞生。这篇来自“中国西瓜之乡”夏邑县北岭镇的调查,揭秘了夏邑8424西瓜品牌的发展历程。

  夏邑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土壤耕作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种植西瓜的环境条件十分优越。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夏邑农民就已开始种植西瓜,产出的西瓜甘甜汁多、风味独特。2005年,北岭镇刘集村村民韩守玺、韩守阳在上海、浙江打工时,学会了早佳8424西瓜种植技术。198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培育出品系为24号的西瓜良种,且是早熟品种,故名早佳8424西瓜。2010年,韩守玺、韩守阳两人决定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返回家乡种植8424西瓜,从新疆农科院哈密瓜研究所引进早佳8424西瓜种源,并在邻乡试种,结果由于多种原因而受挫失败。正当两人苦恼之时,村支书刘万连得知情况后,主动找到他们谈心,鼓励他们在本村种植西瓜。两人深受感动,采纳了他的建议。刘万连带领村“两委”干部召开村民大会,协调土地流转和,帮助购置大棚物料等。当年,他们种植的30亩早佳8424西瓜喜获丰收,亩盈利在万元以上。村民们眼见种植西瓜能够挣大钱,于是纷纷效仿,镇党委、镇政府也给予全力支持,决定每亩西瓜补贴50元,并为种植大户配备电脑。当年,刘集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西瓜村。

  镇党委、镇政府因势利导,决定在全镇发展以8424西瓜为主导的特色种植业。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流转土地、新型职业农民(能人)带动,以点带面、规模发展,积极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北岭镇已在种植上形成了上茬西瓜、下茬果蔬的一年二茬轮作种植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保险公司”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政府引导、合作社参与、保险公司理赔”的护航模式,实施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助推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打通农户向合作社、家庭农场注资或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渠道,使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有效融合。合作社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农户或贫困户自身的真实的情况,通过“入股分红”“承包分红”“转移就业”“技术帮扶”等方式对接,把农户吸收到合作社,通过合作机制带动农户按照种植发展、务工就业、销售流通、电子商务或休闲观光需求组织生产,让农户分享到更多的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提高农户收益水平,扩大原料来源和设施生产用地保障。短短几年,北岭镇的大棚西瓜、果蔬产业产值,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66.7%。全镇流转土地4.2万亩,大棚8424西瓜、青椒种植培养面积3.8万亩,大棚西瓜种植示范园区36个,大棚8424西瓜改良育苗栽培示范园5个,温室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00亩以上4个,农业观光采摘园32个,专业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60个,带动3000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年经济效益11.2亿元。北岭镇一举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10亿元乡镇、河南省先进基层党校、河南省农村科普先进单位。

  北岭镇倾力打造以西瓜为龙头的特色产业,使周边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于是纷纷效仿,西瓜产业逐渐辐射到胡桥乡、太平镇等十来个乡镇。

  夏邑县委、县政府依托资源技术优势,结合地域特点,突出地方特色,以发展优质西瓜为重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并在政策扶持、资产金额的投入、土地流转、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截至2016年,夏邑县已形成以北岭镇、胡桥乡、太平镇为中心的优质早熟西瓜生产基地,以郭庄农贸区、李集镇、王集乡、刘店集乡为中心的优质露地西瓜生产基地。全县西瓜种植培养面积达14.5万亩,总产量55.6万吨,总收入12亿元。全县拥有瓜菜农民专业合作社246家,西瓜种植户1.3万户,西瓜交易市场12个,在上海、南京、武汉、长沙、西安等全国大中城市设立西瓜直销点98个,注册有“韩氏”“绿康”等商标,从事西瓜种植、运输、销售的总人数有8万多人。2017年5月3日,在夏邑县举行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与西瓜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层论坛上,夏邑县被中国园艺学会授予“中国西瓜之乡”称号。该县成为中国园艺学会授牌的全国第三个、河南第一个“中国西瓜之乡”。同年,“夏邑西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9年荣获河南省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

  夏邑县从创8424西瓜知名品牌到被命名为“中国西瓜之乡”用了不到10年时间,他们是如何创造奇迹的呢?通过一定的调查走访,我们大家都认为除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因势利导外,还有两个方面重要原因:注重品牌的品质和宣传。

  “中国西瓜之乡”夏邑8424西瓜并不是徒有虚名,而是有着过硬的品质。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今年夏天,夏邑西瓜被纳入拼多多“寻鲜中国好农货”专区。

  “小寒育苗立春栽,清明开花立夏卖;品质优无公害,每亩收入超万块”。这是流传在夏邑的一段顺口溜,充分说明了夏邑西瓜的种植特点。夏邑西瓜普遍采取拱棚多层覆盖种植方式,1月上旬育苗、2月定植、5月上旬上市。同时,夏邑西瓜普遍采用“自根—非嫁接栽培”,与嫁接栽培相比,既可以缩短西瓜田间生长时间,使产品提前上市,又保留了西瓜固有口感风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确保能够早上市,当地群众和科学技术人员还摸索出通过采用三棚四膜多层覆盖,即两层大棚+小棚+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创造了类似新疆昼夜温差大的小气候,实现西瓜提早上市,含糖量较高。为了确认和保证夏邑西瓜绿色无公害,全县90%以上的设施西瓜种植采用了水肥一体化节肥节水技术,配合使用生物菌有机肥,实现节水节肥30%—40%。采用黄板诱杀、扑食螨、生物菌、烟雾剂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最好能够降低肥料、农药使用量。今年,夏邑还推出了源头追溯模式,确保每一个西瓜都是放心瓜、绿色瓜。

  为了确保夏邑西瓜质量,北岭镇政府要求从收购到包装上市,需要对西瓜进行筛选,个头不合格的、甜度不够的都不能进入市场,尤其是生瓜一定不可以装车。但是收购时又不能把西瓜一个一个切开来看,这时候就要专业人士出手了。随着西瓜销量的增加,一个新型职业应运而生:“验瓜师”。在夏邑县每一个西瓜收购点都有自己的验瓜师,“绝不让一个生瓜上车”是他们的信条。这些验瓜师本来就是种瓜的好把式,对验瓜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好的验瓜师验一个西瓜合不合格仅需3秒,最快时一秒就能分辨优劣。“我搭手一拍,这瓜里啥情况我心里就明白了。”北岭镇出名的验瓜师孙红凯说,瓜不熟了、空心了、熟透了,手摸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敲一敲声音也各有不同。对自身的验瓜技术,孙红凯颇为自信:“我经手的瓜不会有生瓜。”他表示,其实挑好吃的西瓜没有秘诀,就是熟能生巧。生性豁达的孙红凯也乐于把自己的挑瓜心得与人分享。“一个成熟的西瓜与地面接触的地方颜色偏黄,这个黄色的程度越高,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西瓜成长的时间越长。其次看西瓜的成色,西瓜表皮纹路清晰,果型饱满,没有凸起的棱。然后拍西瓜,如果是发出啪啪响,就是生瓜;如果手下有震动的声音,就是熟瓜。最后就是看西瓜的肚脐眼,越小甜度越高。凭着过硬的验瓜技术,优秀的验瓜师一季下来就能有十多万元的收入。好的验瓜师再到别的地方继续验瓜,一年的收入更是可观。

  为叫响夏邑8424西瓜品牌,夏邑县自2018年开始,已经连续4年在北岭镇举办西瓜文化节,每届西瓜文化节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各有不同,内容各异、精彩纷呈。种瓜状元、挑瓜能手、经济能人、吃瓜牛人、运瓜达人分别受到表彰和奖励。歌唱名家、曲艺名人、魔术大家、杂技精英等纷纷登台献艺,节会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阵阵。邀请国内知名媒体和网络进行宣传,让夏邑西瓜家喻户晓。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夏邑把西瓜文化节搬上了云端,邀请专家学者对夏邑县情和夏邑西瓜进行推介,并通过媒体和网络进行宣传,扩大夏邑西瓜的知名度。如今,一提起夏邑8424西瓜,那可是隔着窗棂吹喇叭——名声在外!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2017年,夏邑被授予“中国西瓜之乡”称号,同年“夏邑西瓜”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9年“夏邑西瓜”荣获河南省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在这日趋火爆的品牌背后,是夏邑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扶持和有关部门、乡镇的辛勤付出。其以下经验值得借鉴。

  政府引导是基础。夏邑县委、县政府格外的重视优质西瓜产业的发展,把它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产业和推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切入点,纳入产业扶贫规划,与食用菌产业融合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统筹用于技术推广、产销对接、市场建设等产业链各个重点环节。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技术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因势利导,在政策扶持、资产金额的投入、土地流转、产业布局、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县成立西瓜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建立县(乡)行政领导包乡、技术人员包村责任制。

  科技支撑是保障。夏邑县积极与中国园艺学会、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合作,建立综合试验站,该县被列为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示范县之一。夏邑县与南京农业大学签订了“博士后工作站”共建协议,邀请专家授课、指导,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促进产业不断提质升级。在夏邑的瓜棚里,我们正真看到河南省农科院的专家、河南农业大学的部分师生正在和当地瓜农一起商讨如何促进西瓜更加高产、增加甜度。

  培育主体是手段。夏邑县加强对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科学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培养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目前,全县西瓜种植户以家庭农场为主,大多年龄在35岁左右,有外地打工经商阅历,西瓜种植培养面积平均在30亩左右。

  选准产业是核心。北岭镇之所以把优质大棚西瓜作为主导产业,一是8424西瓜自2005年引进种植,由引进时的30亩发展到现在的3.8万亩,能够发展壮大,说明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种植经验。二是8424西瓜皮薄、无籽、糖度高、口感好、品质优、体量适中、上市早,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持续向好,瓜农收入在高位稳步提升。三是西瓜产业从种植、管理、采摘、包装、装车、运输、餐饮,具有较完整的产业链,吸纳大量的劳动力,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务工就业岗位,联农带农致富范围广、效果好。

  打造品牌是目标。如今,在江浙沪和北京新发地市场,“夏邑西瓜”就是品牌。这多亏了近几年来夏邑县坚持不懈的助农宣传和活动推广。自2018年始,夏邑县已连续在北岭镇举办了4届夏邑西瓜文化节暨“好西瓜大赛”活动,人民网、央视网、中国网等主流媒体现场直播,王洁实、于根艺、李进、高丽霞等知名艺术家、草根明星云集,唱瓜、吃瓜、赞瓜,助推西瓜销售;CCTV—7《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连续两年采访报道“夏邑西瓜”,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央视网等多家主流媒体予以采访报道,助推“夏邑西瓜”品牌走出夏邑、走向全国。

  一抓到底是根本。一个地方,在选定一个产业作为发展趋势后,就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决不能半途而废、改弦易辙。夏邑县委、县政府和北岭镇党委、镇政府虽然几经换届,但历届党委、政府像接力棒一样发展西瓜产业的决心没有动摇。唯一变化的就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不一样的需要,制定更好的政策措施,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关资讯